“桃花開,杏花敗,谷雨前后摘家槐。”谷雨前后,家鄉的槐花就開了,一樹一樹,如雪如云,槐花淡淡的香味彌漫在田間阡陌,房前屋后。那一朵朵白色的花瓣,是記憶里的一道鮮明的風景,每到槐花盛開時就能想起故鄉,想起那散落在鄉間的槐樹。
槐樹是故鄉最常見的樹種,山坡野地里有野槐,房前屋后和田間地頭有家槐,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槐樹,未開花時如一頂頂綠色的傘,撐在那樸素的土地上,為人和村莊投下陣陣蔭涼,開了花之后又為鄉間增添了許多熱鬧許多風情。記得每年農歷三月初,槐樹就已經枝繁葉茂,綠意如蓋,鳥兒躲在這天然的避風港中嘰嘰喳喳,好不熱鬧。不出兩天,在密不透風的枝葉間就會冒出一粒粒青綠的花苞,再過幾日,花苞就按耐不住,得意洋洋地開始在暮春展現它們的美麗與可愛;被ㄊ㈤_時,一嘟嚕,一嘟嚕,像白色的風鈴一樣,被風一吹就忘情地搖曳起來,搖起一陣陣白色的漣漪,仿佛能聽到悅耳的鈴聲。
外形俊朗的槐樹不僅是鄉村的一道風景,槐花還是一道獨具特色的鄉野美味。小時后,每當槐花含苞欲放時,大人們就會手執一根前頭綁著鐵鉤的長長竹竿,到槐樹下折槐花。孩子們的任務就是把竹竿鉤下來的槐花從槐樹枝上擼下來,放到簸箕中。我家的院前有一棵粗壯的槐樹,每年花開時滿樹燦然,這時母親就揮舞著竹竿打槐花,“啪啪啪”一朵朵槐花應聲而落,紛紛如雨。在如雨的花瓣中,我總是要先撿幾朵槐花放在嘴里吮吸,槐花那清涼而略帶清甜的味道在物資匱乏的時代是最好的糖果。
簸箕里很快盛滿了槐花,趁著新鮮,母親總要給我們做一頓槐花麥飯;被滐堊龇ê唵,清水洗凈后的槐花用油、鹽和面粉攪拌均勻,然后放到籠屜里蒸,蒸過十幾分鐘后,混合著面粉香氣的槐花麥飯就出鍋了。被水蒸氣蒸過的槐花褪去了潔白,變成淡淡的褐色,但香味不減,槐花獨有的清香與麥香融合,再加上母親特別調制的蒜泥、辣椒末和蔥末,再佐以醬油和陳醋,充分激發槐花的野性之味,入口鮮香,回味無窮。
如今又見槐花枝滿頭,又聞槐香悠悠,那如雪如云的花瓣,是一張張親切的臉,一雙雙粗糙的手,招呼游子回鄉。心就會像是被槐香牽著,繞過那彎彎道,走過那灰撲撲的路,回到闊別已久的家鄉。(計量檢驗中心 景俠俠)